膝蓋痛,就靠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

在台灣,每十個70歲以上長者,就有七位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困擾,雖膝蓋問題並不會危害性命,但長期下來造成的疼痛,恐嚴重影響生活,許多中老年人也因此必須置換人工膝關節;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表示,一旦膝關節退化程度嚴重,且接受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,這時就得接受手術治療,才能有效治癒。

阿嬤右關節疼痛難耐 原來已嚴重磨損
臨床上,有一名74歲阿嬤,因年輕時,右膝關節曾受過傷,加上工作關係需久站,導致右膝關節不時感到疼痛,且隨著時間疼痛更拉長。雖求助於包括敲療法、吃維骨力、止痛藥、注射PRP等各種療法,但最後仍都再次復發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赴醫院就後,經檢查,才發現原來右膝關節已嚴重磨損及退化。

機器手臂輔助關節置換 降侵入性傷害誤差
經醫師建議下,採以最新式的「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」治療,術後2天已能下床走路,且3星期後也不需靠助行器,恢復良好生活品質。

醫師表示,機器手臂輔助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,透過病人在電腦斷層資料,規劃出最適合人工膝關節擺放位置,且即時傳送病人3D骨骼影像及膝關節運動參數,並調整確認人工膝關節施放位置及適當的膝關節壓力與張力,置換完全客製化的膝關節,有效降低侵入性傷害造成的誤差。

傳統關節置換術 傷口大恢復慢
醫師進一步表示,透過系統定位的參數決定,不僅能控制誤差值,就連切除方向的角度偏差值也能控制,且加上人工智慧技術與3D立體定位導航系統的新式科技協助下,有效提升術後的膝關節行動舒適度及使用年限。相較於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,不僅得切除大範圍關節面,加上因傷口大,患者恢復也較慢。

預防勝於治療 正確運動確保膝蓋健康
不過患者在接受任何手術治療前,務必得先與骨科醫師充分溝通和評估,選擇合適自己的處置方式,才能真正對症下藥,解決病症;醫師提醒,預防勝於治療,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仍是關鍵,平時可透過適當而正確的運動,幫助增強肌力,以及維持穩固的韌帶,減少過勞或錯誤觀念造成的關節軟骨磨損及重大創傷,才能確保膝蓋的健康。

來源:Yahoo

骨哥論壇